1. 1
  2. 2

山东省委党校“四个创新”发力智慧党校建设

2017-09-04 10:25 创智培训

  在校委校领导的坚强指导下,在校内各部门的协同支持下,山东党校的信息化工作增共识汇力量,通过内容与形式创新服务党校事业发展的大局。在学员管理、信息服务、教学布局、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教职工、学员的赞誉。

  创新学员评价方式,打造横跨时空的学员服务生态。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对学员进行需求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山东党校建立移动学员管理平台,旨在构建学员服务新生态。一是,服务形式简洁。党校教学班次多、频次高、周期短,在校学员希望获取有用并尽可能简洁的信息,基于微信平台的微应用能够契合这种低频需求,无须缘木求鱼为了单一需求而开发APP应用。二是,服务内容便捷。平台通过柔性构建的策略,大的功能模块被打散为碎片化服务,对必须的、急需的、可选的等不同层次服务进行筛选,整合为一周课表、教学质量评价、资料空间等微服务并推送给用户。三是,服务质量高效。我们统计发现,继移动学员管理平台启用之后,通过移动端进行的服务占到总服务量的85%左右,这种零时空特性不仅提高了服务的质量也增加了服务的亲和性。

  创新职工服务环境,直击传统信息化管理模式痛点。基于“互联网+”党校的发展理念,山东党校积极探索利用新载体来宣传党校、服务教职工,打破用订阅号进行单纯信息推送的常规,创新性的提出建立“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微信平台,以建立最广泛和有效的链接。一是,对外展现宣传党校形象。“党校视点”栏目以微网站的形式服务社会公众传播主流价值观,精心筛选党校概况、党校新闻、教授风采与校园文化四个板块,力图全方位、多层次展现山东党校的风采,发挥积极的阵地宣传作用。二是,对内管理服务教职工用户。微信平台打通与各校内应用的集成通道,实现应用间的融合与数据定向推送。通过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后,用户访问“信息服务”栏目可以获取校内通知公告、邮件信息、班车定位、一周课表等对内服务内容,解决了用户外网访问内网资源不畅问题。用户使用“查询助手”栏目可以获取个人工资、教学、科研等个性化服务信息。这样,原本在电脑端的各零散应用通过整合与集成,实现了应用服务在移动端的统一配送,提高了服务的时效性和便捷性。

  创新党校教学布局,荟萃前沿进校园润环境拓思路。党校教育要突出主课主业也要优化教学布局,我们设计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引入社会的优质先进资源,服务党校的中心事业。一是建设实景展台丰富党校教学形式。以“智慧”为主题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理念、新场景、新成果嵌入到教学环境中来,由企业在党校建立以“智慧家居”、“智慧城市”为主题的实景展台,展示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对生活、对城市的改造提升,近距离接触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党建的发展成果,还可以现场体验智慧医疗新模式等,对于学员、教职工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支撑。二是合作校园影院增强党性教育实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文化传播为根本,与山东本地影城合作以增城身份建设校园影院,进而获得国内同步院线资源,选取主旋律电影进行校内展播放映,特别是反腐类、警示类、教育类影片引发了学员、教职工的自发主动参与,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员党性锻炼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

  创新文化传播手段,提升党校软实力凝聚发展向心力。结合校园环境建设的升级改造,山东党校信息化突出“爱学习、爱工作、爱生活、爱党校”,时刻关注校园景致面貌,紧跟学员生活学习动态,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记录美丽的校园风光和学员的精神风貌。一是,党校官方渠道进行影像发布。在忠诚网“校园文化”栏目,根据党校热点、时节变化等建立影像专题,面向校内外用户进行宣传推广;选取精炼、精美、精致的影像在山东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定期信息推送。二是,个人社交媒体进行文化传播。利用微信朋友圈、QQ等个人社交媒体进行裂变式传播,先后拍摄制作了《那些花儿》、《党校军歌分外亮》、《校园雪韵》等文化影像,在社交媒体圈引发了转发传播热潮,激发了学员和教职工对党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了党校发展的向心力。

  党校信息化工作的基点是触及需求、服务用户,因此我们围绕着用户来分析需求,围绕着需求来深化业务,围绕着业务来提供服务。需求是工作的着力点,学员的学习表达需求、教职工的信息获取需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补充需求、校园文化的滋润需求,这都是可以下功夫做文章的领域;服务是工作的落脚点,针对移动端用户的现实认知建立山东党校微信平台,针对新技术新理念建立场景感知平台,针对重点关注和圈子网络建立文化凝聚平台,借力平台变“用户找服务”为“服务送用户”,实践信息化对党校发展的强大助推作用。信息化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何发挥这些数据的“智慧”是山东党校信息化下一步重点聚焦的工作。围绕着智慧的教学、智慧的科研、智慧的管理,提供智慧的服务,辅助智慧的决策,打造宣传党校、服务校内、沟通社会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智慧党校新平台,打造山东党校信息化工作的又一张名片。

(来源:中央党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