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治水办了解到,截至昨天,全市4247处水体水质总体向好, 426处劣V类小微水体全部完成治理销号,各县(区)、功能区“剿劣”工作全部顺利完成,并通过市级复核验收。
另外,我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21个市控地表水断面达标率为95%。工业整治、河库清於、保留养猪场100%纳入智能监控、雨污混排口整治等4项重点工程均提前完成省定年度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舟山海洋海岛风光秀丽,良好生态环境是新区发展的金字招牌,但唯独水环境仍是我市生态环境短板。今年以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始终把环境保护、“五水共治”工作放在心头、抓在手里、扛在肩上,始终把水环境保护提升作为新区实现绿色生态发展的基本途径,持续推动城市美丽蝶变,提升城市品位。
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争取在全省率先完成剿劣任务。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全市剿劣、“五水共治”工作现场会,多次赴中央环保督察重要信访件现场推进边督边改,把中央环保督察工作要求和环境保护标准融合到“五水共治”工作中,做到市、县、乡、社区、网格环保责任链条层层传达、层层部署、层层订约。另外,我市同步推行河道巡查员、网格员、民间河长体系,进一步明确全市947条河道、4247个小微水体的河长环境保护责任。
自8月中央环保督察进驻我省以来,市委、市政府切实强化政治站位,扛起责任担当,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坚决打赢“五水共治”大会战、全面提升水环境作为建设四个舟山、海上花园城市的重要抓手,以群众满意为导向,做到思想认识再提升、责任链条再压实、工作措施再精准、攻坚重点再强化、自查自纠再发力。
为推进治水问题从严督查从速整改,我市重点深化“四加一”督查机制,抽调力量重新组建5个市委市政府专项督查组。市委组织部向全市派出430多名督导员,实行全天候、常态化一线督导。
特别是8月开始,全市开展自查督查行动,以半个月为一周期,在县(区)、功能区自查自纠基础上,市治水办再下派暗访组,对各地实施不间断全覆盖暗访,共抽查各类河道661条、畜禽养殖场4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座、企业6家、媒体曝光点8处。目前,对排查出的涉及小微水体河长公示牌、排污(水)口标识等各类问题723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来源:舟山日报 翁履平;黄最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