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村(社)如出现工程类项目随意改变招标方式、肢解工程、规避招标等问题如何有效破解?日前,由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开发的“三项交易”监督管理系统运行,对包括工程交易类,政府采购类,公共资产、公共资源使用权出租出让类在内的“三项交易”实行全程无死角监督管理。
在对工程交易类的监管上,“三项交易”监督管理系统将街道本级和各村、社所有的工程项目全部录入信息系统,对项目审批与前期准备、工程发包、招投标、施工、项目管理、质量和安全管理、设计与变更、物资设备采购及服务采购、竣工验收结算、资金管理、后评估建议等11大节点实行全程监管,并在每个监督环节完成后进行基础数据的录入,发现问题及时提交系统,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可以直接喊停。
“我们对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和隐蔽工程引起的超投资概算现象,实行先审核变更后组织施工的制度,严格把好质量关、决算关、验收关、支付关,形成监督关口前移,从而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沈家门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另外,在对政府采购类交易的监管上,系统设置了采购管理、验收入库、出库管理、金额管理、后评估建议5大节点,在每个监督环节完成后进行基础数据的录入,发现问题及时提交系统;在对公共资产、公共资源使用权出租出让类交易的监管上,建立了详细的电子档案信息库,包括出租承包时间、金额、出租承包人交易信息、合同信息、招投标情况等要素,系统按照各个项目交易时间,提前自动生成到期预警。
沈家门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共资产、公共资源使用权出租出让类监管初显成效,在系统录入过程中,发现很多集体资产处于闲置状态。对此,街道向每个闲置的集体资产发放督查意见书,落实责任,进行整改。“这相当于对所有的集体资产进行清查一次,摸清情况,彻底改变以往集体资产管理无序的现状。”沈家门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运行“三项交易”监督管理系统,是沈家门街道规范村社工程管理,推进普陀区“清廉村社”“一地一品”项目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普陀区正深入推进“清廉村社”建设,打造10大“清廉村社”“一地一品”项目,除规范村社工程管理之外,还包括打造渔农村廉洁干部队伍、建立村社廉洁特派员队伍、建立渔农村小微权力清单、规范“三资管理”、加强规范村监会建设、加强清廉文化建设等,进一步提升村社干部廉洁履职能力,有效遏制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现象,树立班子清廉高效、干部清正勤廉、村务清净透明、民风清朗向上的“清廉村社”新形象。
(来源:舟山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