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新区财经|乡村振兴的“红色密码”如何开启?

2020-03-27 09:21 创智培训

      分布在全市各地渔农村的红色旅游资源,多年来不断得到挖掘包装和丰富拓展,时值舟山解放70周年,海岛红色旅游正在走向“越来越红”   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旅游业态。  

    舟山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塞、军事重地。在追求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革命历史进程中,舟山曾涌现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迹,形成了具有特殊意义的标志物和纪念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新时代,分布在渔农村的红色旅游资源,正担当着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使命。

 “海上红岛”传承蚂蚁岛精神   舟山群岛东南部,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的蚂蚁岛,曾经诞生全国渔区第一个人民公社。 

    发扬光大“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蚂蚁岛管委会不断挖掘和创新本土红色文化,“海上红岛”焕发勃勃生机。  

    2018年6月13日,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启用,该基地以人民公社旧址为核心区块,将《军港之夜》创作纪念室、蚂蚁岛艰苦创业纪念室、避风塘现场教学点、三八海塘等一个个鲜红的印记,串联成景。   

       去年6月13日,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2.0版正式启动。  

    升级版红色教育基地围绕蚂蚁岛艰苦创业历史,在原有搓草绳、织渔网体验的基础上,开发“共筑三八海塘”“捕鱼达人”“红歌共唱”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围绕海洋旅游经济,开发“勇争一流”皮划艇、帆船等体验项目;围绕休闲渔业发展,开发抛蟹笼、塘钓及扳罾等项目;围绕渔民特色文化,开展编渔绳结、鱼拓画等项目……“新启动的升级版开发了新的体验项目,在原先红色教育品牌基础上,内容更丰富,服务更细化,给游客的体验感也进一步增强。 ”蚂蚁岛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顾博盛介绍说。  

    廉政教育“警戒线”、造船体验工业线、特色渔村文化线、野外生存拓展线……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各具特色的“红色”体验项目,吸引市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顾博盛告诉记者,基地启动以来,到蚂蚁岛开展党建、研学、培训等活动的团队日益增多。 2019年,运营基地的普陀蚂蚁岛红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接待团队客人763批次,24436人,其中市外客人4687人,占比19%,全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94.87万元。基地带动蚂蚁岛餐饮、住宿、旅游文创产品等营收1130万元。   

       应对如潮人流,蚂蚁岛不断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管委会组织民宿经营户与海中洲集团合作成立渔家民宿“互助提升小组”,加入小组的宾馆、民宿,床上用品、洗漱用品等均参照海中洲大酒店标准。通过厨艺比拼等途径发掘、包装了一批具有蚂蚁岛特色的餐饮美食,让蚂蚁岛餐饮既有蓝色海味,又有红色气质。   

       目前蚂蚁岛红色教育基地可同时容纳200人住宿,500人用餐,1000人进行会议培训。创新旅游形式,丰富旅游体验,让蚂蚁岛红色文化旅游品牌越来越响亮。   

       革命老区“红绿”融合绽新颜   

位于普陀区北部的展茅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多支革命武装在展茅活动。  

    展茅街道立足自身资源特色,在红色旅游景点周边发展乡村旅游,让红色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乡村旅游资源中青山绿水的生态气息相融合,相得益彰。   

       1998年,展茅街道建设了革命史迹陈列室。经过多年使用,老的陈列馆不能满足需求。 2014年4月,街道在革命烈士纪念碑旁建设新的史迹陈列馆。 2015年8月28日,展茅革命史迹陈列馆开馆。 

  展茅革命史迹陈列馆占地面积120平方米。陈列馆展陈内容分组织沿革、定海沦陷、展茅人民开展抗日斗争、烈士名录等,馆内还收集了多件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实物。  

     展茅革命史迹陈列馆开馆当日,展茅茅洋会议旧址也建成开馆。 

     两块红色阵地以丰富的历史实物、翔实的文史资料、多样的表现方法,生动记载了展茅人民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运送公粮支援四明山根据地、动员群众参军参战、捐粮捐钱支持革命武装等历史事迹。 

   近年来,展茅街道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内涵,拓展旅游项目,新增展茅红色文化园,成为研学教育打卡地。   

       自2017年以来,我们多次组织研学教育活动,如‘走进革命老区,探寻红色足迹’展茅文化研学游等,瞻仰革命烈士碑,缅怀革命先辈,慰问抗战老兵,听老红军讲故事,同时增加‘我是小小兵’体验,让孩子们学唱军歌,进行自救互救训练、军事项目挑战等。 ”展茅街道办事处旅游科工作人员刘辉说。       据介绍,展茅还规划建设红色展览馆。  

     展茅的一个个红色旅游景点与展茅海岛乡村游紧密结合,形成展茅红色旅游路线,让游客们充分感受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魅力。

    “红色基因”为乡村振兴铸魂   

       我市红色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渔农村,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将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的打造不仅更好地宣传了蚂蚁岛红色文化,更推动了蚂蚁岛整岛产业结构转型,带动岛上服务业的发展。红色资源,正成为这座小岛实现乡村振兴梦的新起点。  

     目前,该基地正在不断丰富旅游内涵。顾博盛告诉记者,今年,蚂蚁岛管委会将重点开发学生研学、干部培训的市场,针对今年全市疗休养不能出市的特殊情况,挖掘疗休养市场客源。   

    “在学生研学方面,我们联合省内知名教育培训企业,打造了一系列精品课程;在党性教育课程方面,我们积极对接市委、区委党校名师和业内讲师等,通过远程教育、实操手动、理论教学等培训方式,打造更多的红色研学线路和课程。 ”   

省级抗日革命老区定海区白泉镇新港村黄沙也在挖掘红色资源,探索以红色旅游带动乡村振兴之路。计划打造以革命老区、诸葛后裔、海上党建、风情渔村为主题的舟山本岛特色美丽渔村,传承讲好红色故事,喜迎建党100周年。  

     白泉镇将建设东海游击总队纪念馆等,融合现有湿地公园、休闲农场开设“芦苇荡游击体验”“东总战斗CS”、户外写生等互动性项目。目前相关工作正在对接落实中。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提供了一本舟山红色海防旅游基地指南,册子上介绍了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舟山烈士陵园、舟山警备区军史陈列馆、中国海防博物馆、金维映史迹陈列馆、普陀登步岛战役遗址公园、普陀东港塘头麒麟前哨军事拓展训练基地、蚂蚁岛创业纪念室、大悲山军事拓展训练基地、嵊泗县革命烈士陵园10个红色旅游景点的情况。  

    据介绍,我市全面整合红色资源,连点成线,以红色历史为脉络,近年来推出舟山百年红色历史游、定海古城一日游、群岛散落二日游、岱山红色一日游、军事拓展游等红色旅游线路,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  

    如何让海岛红色旅游越来越红  

    舟山红色旅游发展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仍有拓展空间。  

    时值舟山解放70周年,如何丰富红色旅游内涵,让海岛红色旅游越来越红?  

    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系副教授郭旭认为,舟山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优质资源相对集中,但开发深度还不够,很多红色旅游景点游客参与度低,旅游者只是走马观花地游览。并且,旅游产品延伸性不足,景区间关联度低。  

 “以桃花岛为例,提起桃花岛,人们对岛上的革命烈士陵园知之甚少。如果将‘射雕’与‘陵园’结合,不但可以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而且更能够促进红色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郭旭说,舟山地处长三角,区位优势明显,市场潜力较大,但海上交通不便。以“蚂蚁岛”为例,蚂蚁岛是舟山红色旅游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长时间的海上奔波大大削减了游客的旅游兴趣。  

 “首先,舟山要进一步加快融入区域一体化建设,特别是甬舟一体化与长三角一体化。 ”郭旭建议,舟山红色旅游发展须坚持国际化视野,顶层设计,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规划要充分体现现代旅游发展理念,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 

  舟山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注重发掘自身潜力,突出区域独特性,在全面推进区域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内的市场共享机制,形成本区域的红色旅游形象体系,实现红色旅游区间资源共享、线路对接、市场互动、客源互送、效益共赢,共同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郭旭说,在全域旅游理念指引下,文化旅游成为趋势。舟山海洋红色文化特色鲜明,与海洋旅游的结合大有可为。舟山可以研发体验式红色旅游项目或产品,将革命历史、红色文化有机渗透与融合,让游客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好玩,在好玩中感知,在感知中接受。 

  此外,舟山可以将红色旅游与山水生态游、民俗风情游、休闲度假游等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产品,把红色、绿色、蓝色、古色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红绿蓝古”有机结合的复合型旅游模式。

作者:马可云 钟梦诗 滕忠平 原文出处: http://www.zhoushan.cn/newscenter/zsxw/202003/t20200326_966723.shtml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分享这篇文章:
分享至: